南糯山,以盛产优质普洱茶而出名!古茶园面积1.2万余亩。普洱茶第一县——勐海县,古茶园面积4.6万余亩,南糯山就占了1/4。古茶园面积广阔、丰富的人文历史,加之茶叶品质上佳,南糯山名声早已随着南糯茶香,香飘万里,扬名四海。南糯茶于之前的“话山头”系列已经讲过,今天就随小编一起了解了解南糯山的传说!
从前,南糯山还没有名,山上住的是哈尼族。坡头是茶树,坡脚是竹林。每年雨季来到后,竹林里到处长满竹笋。哈尼族除了喜欢吃新鲜竹笋外,还喜欢把竹笋腌成笋酱。某一年的冬天,西双版纳的召片领(封建领主)带着一批官员巡游到山上。哈尼族的金伞大帕雅(哈尼族统治者)杀猪宰牛款待召片领,吃腻了猪肉牛肉的召片领,却对小土碗中的酸味笋酱情有独钟,吃得津津有味!召片领返回景洪宣慰官邸后,对哈尼山上的笋酱念念不忘。他专门下令要哈尼人年年进贡美味无比的笋酱。久而久之,傣家人就把哈尼山称为南糯山—产竹笋酱之山。后来,哈尼族也跟着傣族这样叫,“南糯山”就这样一直叫开了。
相传,南糯山垦植茶树,始于三国时期,茶种、栽培技术为诸葛亮南征时所传授,直到唐代南诏时期,南糯茶山—直是布朗族的先民(濮人、濮蛮)在栽培利用茶树。1100多年前,布朗族的先民迁离南糯山,他们遗留的茶被随后迁来的僾尼人所继承。据当地僾尼人世代相传,他们从墨江迁来南糯山定居已有57代了。
生活在勐海县的傣族、哈尼族、拉祜族、布朗族把南糯山称之为孔明山,他们把孔明奉为“茶祖”,而中原一带却将陆羽称之为茶祖。按民间的传说,茶是孔明插下的拐杖生长而成的,这显然带有神话色彩。但是生活在这里的各民族,采茶前祭奠茶树王、七月半祭茶祖、放孔明灯已成为源远流长的历史了。因此,公元 225 年诸葛亮的南征,某种意义上就成了普洱茶史话在勐海南糯茶山的开端 ( 曾云荣、李远烈《澜沧江南茶山论古今》 。
茶园认养保护:
“勐海县古茶树认养保护工作委员会”奉行成立宗旨,致力于古茶树、古茶园的保护,在保证茶农收益的前提下开展古茶树、古茶园保护工作。推出古茶园认养保护活动。通过开展“认养活动”,实现以点带面、逐步推进、样榜示范、全面普及,切实把勐海县古茶树的保护工作深入人心、落到实处;实现让茶农稳步受益,让古茶树得到养护,让广大茶友享受到纯正的“茶王级”古树顶级品牌产品的目标。
讲到南糯山,今天小编就推出南糯山(1)号古茶园
南糯山(1)号古茶园资料:
茶园编号 |
户主 |
海拔 |
面积 |
GPS定位 |
古茶棵树 |
P01LD001 |
勒大 |
1483米 |
20.7亩 |
N:22°56′52.21″ E:100°36′14.95″ |
170棵 |
茶园中A类古茶树(离地10厘米处直径30厘米及以上)35棵、B类古茶树(离地10厘米处直径22公分及以上)47棵、C类古茶树(离地10公分处直径12厘米及以上)88棵,A类树+B类树+C类树=170棵。
南糯山(1)号古茶园2016年全年茶叶产量预估:毛茶91千克,可制成400克的茶饼共182个(每千克毛茶除去挑黄片、分袋压饼损耗20%,1000克=2个茶饼)。古茶园认养价:182(饼)×700(单价)=127400元/年。
认养人的权益:
1、荣誉权:享有“云南古茶树爱心大使”终身荣誉;获得由“工作委员会”颁发的标注有认养周期、地理位置等古茶园相关信息的“终极品格”收藏证书。
2、"终极品格"产品所有权:拥有认养期间所指定的古茶园定量产品的所有权。
3、探视权:认养方享有每年一次在春茶采摘期间对认养古茶园的探视接待,认养方个人在勐海期间的吃、住、行等由工作委员会负责协调安排。
4、转让权:认养人可对”认养权“及”终极品格“产品进行转让。
2015年8月,勐海县古茶树认养保护工作委员会工作人员到南糯山对(1)号古茶园做资料统计工作。茶园海拔测量及GPS定位,对每一棵古茶树进行实际测量(直径、围经等)、照片采集、编号、产量预估,做质量可追溯系统(有身份证的普洱茶)。
主办单位:勐海普和茶业有限公司 | 云南省茶业协会 | 云南省普洱茶协会 | 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 | 西双版纳茶业协会 | 协办单位: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
承办单位:勐海县茶业协会
Copyright © 2012 勐海县古茶树认养保护工作委员会
技术支持:昆明多彩科技